中国食品报手机台

保健品系药物性肝损伤发病主因?华南发病高?对此研究团队这么说

彭召会 南方都市报

我国华南药物性肝损伤(下文简称DILI)发生率更高?“膳食补充剂”与保健食品是不是指代同一事物?保健食品及中草药为何成为DILI主要诱因,这是近期国际医学期刊《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在线刊登的《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的研究结果所衍生出来的多则讨论。

为了解上述讨论的具体情况,南都保健品合规研究中心记者在昨日(22日)和今日(23日)分别向参与负责该项研究的专家进行采访,针对华南地区DILI发病高问题,专家表示具体原因不明,“但数据比例高不代表发生率真的高”。

 

华南地区药物肝损伤发病比例高?

专家:数据比例高不一定等于发生率真的高

“华南地区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相对更高”,自《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的研究结果公布后,这是部分人士基于研究数据所得出的解读。

南都记者查阅上述研究的原文发现,该研究中负责华南地区药物性肝损伤病例收集的医疗机构共计17家,其中广东为12家、广西为3家、海南为两家,这17所医疗机构纳入统计的住院患者总数为186527人,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为1218例,因此得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比例为6.53%,相比其他地区要高。

为什么华南地区在数据上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发病显著的情况?对此该研究通讯作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茅益民此前向南都记者表示:“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

南都记者发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该研究华南地区区域负责单位之一,该院副院长、消化内科聂玉强教授系华南地区的主要研究者(亦是论文的作者之一)。对此南都记者就相关问题,今日对聂玉强教授进行采访。

“从这项研究所呈现的数据层面而言,只能说明华南地区病人到医院就诊后,发现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人相对多一些,但这并不能笼统归结为‘华南地区的药物性肝损伤比其他地方要高’,这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群中流行病学调查。”

聂玉强向南都记者表示,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在华南地区发现比例”目前仍有待研究,不过他向南都记者解释,考虑一名患者是否有药物性肝损伤并符合该项研究入组,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主要与社会因素(如是否长期服用西药、传统草药、保健食品、是否方便就医等)、病人因素(是否明确自己的肝病史)和医生因素(是否意识到要进行肝功能检查等)有关。

“实际上,药物性肝损伤是一个不太好确诊的疾病,是需要排除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病、酒精肝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才能进行确诊,这与医疗机构整体诊疗水平相关,与医师对药物肝的认识有关。”聂玉强补充说。

 

论文的“膳食补充剂”与现实中的“保健食品”是否指代同一事物?

二者指代同一事物,中英文表达不一定对靶

在《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中,膳食补充剂、传统药材(包括中药及草药)及抗结核药物系导致入组病例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其中使用膳食补充剂和传统药材疑似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占入组病例的26.81%。

不过南都记者留意到,部分自媒体文章中,将论文原文中提到的“膳食补充剂”写为“保健食品”,南都记者留意到,在论文原文中表述词汇为dietary supplements(即膳食补充剂)而非“Functional Food”(保健食品),从目前保健食品的分类而言,其分为营养素补充剂和功能型保健食品,就关系而言膳食补充剂系属于保健食品中的其中一类,属于包含与被包含关系,那么研究中所指的膳食补充剂与我们认知的保健食品是否指向同一事物?指代范围是否对等?

对此,聂玉强向南都记者表示,论文中的“膳食补充剂”与我们认知的保健食品均是指代同一事物,出现中文有不同词汇表达可能与中英语标注不是完全对靶有关。

另外,茅益民亦向南都记者确认,论文中的膳食补充剂实际上就系公众认知的保健食品,而表述为膳食补充剂以及将其与中药材划归为一类,主要系因为“文章要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要用通用语言与国外专家交流”。

 

26.81%的DILI发病诱因系保健食品与中药材引关注

研究者:研究是呼吁不要滥用

资料显示,药物性肝损伤(简称DILI)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当前急性肝损伤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在我国,DILI的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发生率较高,但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诊断标记物,尤其是药物造成的慢性肝损伤发病较隐匿,临床上常常不能被发现或不能被确诊。

在《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中,初步发现我国普通人群中每年DILI的发生率至少为23.80/10万人,发病主要诱因系服用保健食品、中药材(包括中药及草药)及抗结核药物,其中使用保健品和中药材疑似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占入组病例的26.81%。

从国际上分类而言,中草药和保健食品归为HDS(herbal & dietary supplements),茅益民则表示,中药和保健食品实际上要分开来看待的,他认为中药通常是个体化的用药,需要根据不同的征候进行调整,在临床治疗学中是有价值的。但我们要客观、理性的认识到,中药与西药一样,也是有不良反应的。

而至于保健食品,茅益民则认为,保健食品在很长一段时期不需要正规的临床试验,安全性和功效无法得到验证,研究人员在数据库中发现,很多名目繁多的保健食品引起了肝脏损伤,比如有蛋白粉、蜂胶、排毒养颜胶囊、养颜茶、减肥茶等等。

“(对此)要引导公众,不要随意滥用保健品。保持健康的最重要办法是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运动,积极的心态,而不是纯粹依靠保健品。单纯的大量服用保健品不但保不住健康,而且可能会带来安全性方面的隐患。”茅益民说。

标签: 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