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手机台

赵皖平: 推进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一体化发展

赵皖平: 推进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一体化发展

纪树刚 中国食品报

  (本报两会特派记者 罗晨) 长三角区域资源的差异性,为开展农业协作奠定了基础。推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意义十分重大。对此,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一体化发展。

  赵皖平认为,建立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合作机制,加快长三角省市农业生产融合发展,对中国现代农业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赵皖平介绍说,年前,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市农科院在南京市召开了长三角乡村振兴研讨会,探讨成立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研讨会认为,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一体化发展,需把握以下着力点:

  一是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科学规划长三角现代农业中长期发展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编制长三角现代农业一体化发展中长期规划。

  二是统一农业标准,提升长三角区域绿色农业的发展水平。农业标准是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基础。随着沪苏浙皖在农业方面的联动联调逐步深入,不同省市之间的地方标准差异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农产品安全标准差异影响产品的销售。要开展长三角区域农业标准研究和自主创新,制定统一的基地建设、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技术、专业化防治等方面的标准或技术规程,将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转化到农业标准中。

  三是跨地域产销“嵌入”,促进长三角农业产销区域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为区域农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机遇。长三角的农商部门要进一步合作,优化产销对接方式,形成区域一体化的产销“嵌入”式平台。通过完善网络平台、农贸市场、连锁网点三种营销渠道,把区域优质农产品资源与长三角地区巨大的消费市场精准对接,使农产品产地和销地的互联互通减少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实现优势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构建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利用已有的长三角农业科技联动合作机制,以“苏浙沪皖农科院科技兴农联合服务团”为基础,联手打造虚拟的“长三角农科院”,构建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中央直属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龙头,各级地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骨干,市县两级农业研究和技术推广结构为基础,分工明确、扬长避短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融合体系。

  五是多措并举,加大长三角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财政投入。必须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持和导向作用,全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经营综合效益,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标签: 赵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