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手机台

地方党政领导谈食品安全:强化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

纪树刚 澎湃新闻网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以此为契机,转变干部作风,倡导“从我做起,身体力行,不仅要领而导之,更要领而管之”,大大提高了全州各级党政干部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推动《规定》落到实处。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书记桑维亮

  高站位担当责任。《规定》出台以后,黔东南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学习消化,贯彻落实《规定》呈现了四个自觉。一是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自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推动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做到“两个维护”、践行“四个意识”的重要检验标准。二是自觉强化思想认识。普遍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自觉把落实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基本要求。三是自觉转变工作作风。自觉把落实责任制规定作为转变作风的一次机遇和考验,坚定抓《规定》落实。四是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承诺和保证守土有责、一岗双责、履职尽责。

  全方位分解责任。州委、州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黔东南州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把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一是抓好“点”上责任分解。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分析探索规律、找准个性特点,把党政干部纳入责任体系分解,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明确食品安全薄弱环节执法监管责任,推动乡镇政府、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和农业农村等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二是抓好“线”上责任分解。根据产品和从业性质找“婆家”、找“管家”、找“系统”,明确党政干部的责任连接,确保任何食品和食品生产、加工行业都有对应的“线条式”管理体系、执法体系、责任体系,推进食品安全常态化监管。三是抓好“面”上责任分解。推动全州各级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部署推动、部门依法监管、行业诚信自律、社会各方协同、公众积极参与”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加强对各县市食品安全工作督查考核,依法依规制定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失职照单问责。

  长链条扎紧责任。食品安全包括从源头到餐桌的安全,有多长的链条,就要多长的责任。州委、州政府把各有关方面的责任捆绑到食品全链条上。一是坚持落实源头把控责任。规范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逐步建立食用农产品追溯制度。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出厂检测制度,把好产品出厂第一关。分析辖区食品安全形势,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扎实推进行刑衔接的落实。二是落实过程监管责任。加强食用农产品过程监管,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确保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质量安全。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三是落实效果评估责任。完善和细化对县市、乡镇党委和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细则,将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和使用、调整的重要依据。

  关键处细分责任。坚持把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分细分实,分到敏感区、细微处,确保责任没有空档。一是抓好“风险点”责任管理。落实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等监管领域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对高风险领域推行“清单化”“网格化”监管模式,明确食品安全责任主体和监管责任主体,定期开展风险分析,适时开展风险排查,建立贯穿采购、贮存、加工制作、销售供应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推进小作坊转型升级,逐步解决食品产业“多、小、散、乱、差”的问题。二是抓好“细微处”责任管理。认真细化食品安全责任,针对容易忽略、不易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积极推行严格执法、精准监管机制,强化督查督办,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执法导向,落实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制。三是抓好“缝隙处”责任管理。针对食品安全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各环节执法主体不同,食品安全缝隙地带、缝隙环节比比皆是的情况,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执法无缝衔接和责任无缝对接机制,有效解决食品安全无缝连接问题。

标签: 地方党政领导 食品安全 领导干部 食品安全责任